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不搞“一刀切”
【純水設備http://www.tjxqcs.com】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余欣榮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9月29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余欣榮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圖為現場記者舉手提問。
9月29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余欣榮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圖為會場。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要沿著正確方向把鄉村振興這盤大棋走好,必須規劃先行。根據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國家發改委牽頭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9月26日,《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正式對外發布。
9月29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余欣榮介紹《規劃》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據了解,《規劃》共11篇37章107節,設置1個指標專欄和15個任務專欄,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明確了今后五年的重點任務,提出了22項具體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3項、預期性指標19項,首次建立了鄉村振興指標體系。
具體安排今后五年階段性任務
在被問及《規劃》與今年中央1號文件的關系時,張勇表示,中央1號文件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全面的部署,《規劃》是在落實這一部署的前提下,提出的第一階段的任務。“《規劃》是依據中央1號文件作出的階段性安排和部署,它和1號文件有區別,1號文件是全面的、總體的、全局性的部署,《規劃》是圍繞今后五年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作出的具體安排。”
張勇指出,《規劃》提出的22項指標,都是到2020年、2022年要實現的目標。同時,《規劃》還明確了82項重大工程、計劃和任務,都是在這個階段需要著力推進和加以實施的。
“具體來講,《規劃》就是要落實1號文件。”張勇強調,《規劃》是個更具體的操作性方案,落實1號文件明確的原則和任務。對現階段、今后五年內要做哪些事,加以具體安排,以便鄉村振興戰略能夠有序、穩步地推進。同時,也能夠使我們在鄉村振興戰略每個階段都能夠取得既定的成果,使鄉村振興戰略能夠按照中央的部署如期的實現。
規劃編制不能搞“一刀切”
國家發改委作為《規劃》編制的牽頭單位,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總結了過去發展過程中哪些經驗教訓?張勇表示,經驗就是不能搞“一刀切”。中國不同地域農村的差異非常大,不能定“一刀切”的農業農村發展規劃指標和目標。要遵循農村經濟發展的規律,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實際的發展目標和指標,《規劃》提出要區別對待,根據發展階段的不同、實際情況的不同、差異的客觀存在進行區別處理。
對現有鄉村作了分類。《規劃》把現有鄉村分成了四類,一是集聚提升類,二是城郊融合類,三是特色保護類,四是搬遷撤并類。針對這四類不同鄉村,分別明確了鄉村振興的原則、方向、目標和任務。“當然,因為中國的農村太多,這四類也不可能涵蓋全部的鄉村,只是一個大致的分類方向,各地還要在這四種類型基礎上,結合實際劃分本地區的鄉村類型并區別對待。”
堅持梯次推進鄉村振興。《規劃》提出,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和集體經濟實力強的鄉村,到2022年,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其他大部分村莊,目標任務就不能像東部沿海農村定得那么快、那么高,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時點要到2035年。貧困地區的農村,現代化的目標可能要到2050年才能實現。“這就要區別農村的實際情況,防止一哄而上、‘一刀切’,不顧客觀現實,搞大拆大建,盲目制定一些高目標,還要遵循規律,實事求是,因地制宜。”
聚焦階段任務。在2020年以前,貧困地區鄉村振興的任務和東部沿海地區的不一樣,最優先、最重要的任務,是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規劃》對此提出了明確要求。
把握好節奏力度,穩中求進。鄉村振興要辦的事不可能一天辦成,財力也不允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循序漸進、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推進,堅持穩中求進的總方針,扎扎實實、一步一步地向前推進。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第一場“硬仗”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總書記多次關心的問題,也是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更是農村群眾期盼解決的問題。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實現鄉村振興要打的第一場“硬仗”。余欣榮表示,這些年來,農村人居環境保護建設有了比較大的進步,但是與城市相比還是明顯落后的。數據顯示,全國還有近1/4的村生活垃圾沒有得到收集和處理,使用無害化衛生廁所的農戶比例還不到一半,80%的村莊生活污水沒有得到處理,約1/3的行政村村內道路沒有實現硬化。行路難、如廁難、環境臟、村容村貌差、基本公共服務落后等問題都還比較突出,影響了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工業純水設備
對此,《規劃》提出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制定了農村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廁所革命、鄉村綠化、鄉村水環境治理和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建設等六個重大行動。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也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張勇介紹說,《規劃》堅持把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的條件;進一步加快提升農村勞動力就業質量;進一步增加農村公共服務有效供給,在具體措施上細化、實化,以使《規劃》在補短板、強弱項上真正做得到、做得好。
促進城鎮和鄉村“雙輪驅動”
當前我國仍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有記者問到如何處理好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之間的關系。張勇表示,在城鎮化進程中,從國外經驗來看,確實存在很多城鄉差距不斷拉大,城市高度繁榮、繁華,農村落后跟不上發展的情況,在我國也依然存在。
“在當前階段,按照補短板的要求,我們要找準農村的短板,然后發力。同時我們也要發揮城市城鎮的輻射帶動作用,雙輪驅動,不可偏廢,只抓農村不抓城市,或者只抓城市不抓農村。”張勇說,現在國家發改委安排的建設方面的中央預算內資金,一半以上用在了農業農村方面,這個力度還在持續加大,比例還在進一步提升。
張勇指出,下一步,《規劃》在促進城鎮和鄉村雙輪驅動、共同發展的過程中,要著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空間。完善城鄉布局結構,增強城鎮地區對鄉村的帶動作用,形成田園鄉村與現代城鎮各具特色、交相輝映的城鄉發展態勢,要把農村建設成為美麗、宜居、富裕的鄉村。
二是推進城鄉統一規劃。要進一步加大力度補短板,特別是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資源環境保護等領域,還要進一步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形成城鄉產業發展互補、基礎設施互聯、公共服務均等、資源能源共享、生態環境互促的格局。
三是要完善城鄉融合發展的政策體系。城鄉融合發展,國家發改委專門制定了《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就是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鄉村振興二十個字的總要求,產業興旺是第一位的,農村只有產業興旺了,發展才有基礎、有后勁。要重塑城鄉關系,特別要向改革要動力,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之間的雙向流動、平等交換,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產業興旺是重點 人才振興是關鍵工業純水設備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興旺,如何解決我國當下部分農村地區存在產業大而不強、產品多而不優、品牌雜而不亮的問題,余欣榮在會上對農業農村部下一步部署作出了解答。
余欣榮表示,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問題要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在鄉村產業發展上,這些年取得了很大成績:十八大以來,糧食生產連續五年都在1.2萬億斤以上,農產品能夠基本滿足消費者需要,種、養、加、銷、游等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態勢也非常好,農產品加工產值已超過20萬億元,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年營業收入在7000億元以上。另一方面,鄉村產業還存在著小、散、雜等問題,比如糧食生產能力,總體上看,還要進一步強化抗風險能力,高標準農田建設還有5.6億畝的目標未完成,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在推進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困難。
“因此,《規劃》圍繞著鄉村產業振興提出了28項重大工程、重大計劃和重大行動。今后,我們要緊緊圍繞這‘三個重大’,來動員和組織方方面面的力量,把鄉村產業發展好。”余欣榮指出,農業農村部將重點在四個方面推動落實:一是堅定不移地夯實農業基礎;二是推進質量興農;三是抓好產業融合;四是抓好特色產業。
此外,余欣榮還強調了人才支撐的關鍵性作用。“產業振興和其他方面的振興,歸根到底都要靠人才這個基石,沒有牢靠的人才基石和不斷持續注入新動力,我們鄉村振興也難以實現。”
在余欣榮看來,鄉村振興亟需打造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能力突出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要從農業、農村、農民發展的實際出發,制定一系列搞活人才的政策措施。既要加快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交通信息等硬件條件,更要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此外,鄉村振興需要創造更好的條件,來培養人才、用好人才。本文由皙全蘭州水處理設備網提供任何人和單位不得轉載盜用。
- 上一篇:制漿造紙工業中存在的腐蝕問題 制漿造紙廢水處理與資源化 2018/10/1
- 下一篇:黑龍江省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兩年累計投資超40億元 20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