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態執法檢查疊加新“利器”
【蘭州純水設備http://www.jxsssy.com.cn】1998年,我國啟動了對海洋環境保護法的執法檢查;時隔2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再次啟動了海洋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新形勢下,海洋保護命題究竟何解?純水設備
都說百滴成水,百水匯溪,百溪入河,百河聚江,而百江奔海,意味著陸地污染源很容易被帶入海洋,影響海洋生態環境。事實上也是如此,近年來關于海洋“PM2.5”、冰川融化、水質酸化等消息層出不窮,引發社會關注。
發展藍色經濟,以“高質量”和“可持續”為宗旨,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底線,這是新時代提出的新要求。為此,我國除了著力掃清陸地污染源,攔截污染入海之外,也不斷規范海洋建設標準,實施海洋生態保護和污染治理工作。
不久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才剛剛啟動海洋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主要就是針對5個方面。
即入海排污口設置與管理、海洋環境保護規劃等主要法律制度措施的落實情況;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海洋生態保護基本情況以及相關活動作業的污染損害情況;海洋環境保護配套法規規章和政策制定情況;法律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意見和建議;對海洋環境保護法修改完善的意見和建議。
時隔20年,海洋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再臨,說明當下海洋保護的形勢發生了變化,無論從政策層面看還是技術層面看都需要加快腳步。工業純水設備
直屬國家科學技術部的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日前在天津組織召開了包括“海洋環境安全保障”重點專項、海洋監測儀器項目等在內的10個項目中期檢查會議。專家組就項目進展、研究成果、主要問題以及總體發展方向等內容進行了探討。
由于海洋污染形勢較為復雜,所以尋求更優的綜合治理方案,攻關技術壁壘是當務之急。科研項目加快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也要緊跟而上,縮短技術從實驗室到實踐的距離和落地周期,而這也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海洋污染治理努力的方向。
教師節當天,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所在廣西北海海洋產業科技園區揭牌。這個國家級海洋綜合科研機構的設立毫無疑問會是催化劑之一,對促進區域海洋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的引領性作用。純水設備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海洋四所將積極助力廣西海洋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成為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學科建設于一體的理論創新基地。依托科研創新優勢,背靠海洋資源寶庫,“藍綠交織”的準則不可動搖。工業純水設備
另外,科技創新對海洋污染治理的影響可不僅限于此,新時代還有新“利器”。
2018年9月7日,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將海洋一號C衛星送入了軌道。這是我國海洋水色系列衛星的第三顆衛星,實現對全球海洋水色的長期、連續、穩定探測,服務于包括環保、水利在內的各個行業。
除了衛星,水下機器人在海洋污染治理以及海洋生態環境探測中的作用亦是不可估量。“2018水下機器人目標抓取大賽暨人工智能與水下機器人高峰論壇”剛剛閉幕,讓人們認識到,時下高新科技與海洋污染治理碰撞出的火花遠比想象的更耀眼。
本次大賽吸引了30個團隊和個人,共計153名參賽人員,歷時6天。專家稱,水下機器人的創新和演變,將助力地方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也有助于通過高新技術媒介加速實現海洋經濟生態化,尤其是垃圾捕撈的機器人化和智能化,有望大幅提高海洋垃圾治理效率。
綜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是“綠色GDP”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想要長期獲取海洋資源,走循環經濟發展道路,那么更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必不可少。更多環保及純水處理設備資訊請關注皙全蘇州純水設備網。
- 上一篇:生態專家:新疆水資源利用已近極限 2018/9/12
- 下一篇:純水設備為你提供生態環境部“三定方案”全文 201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