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修復頻獲政策推力 環境污染治理趨向源頭預防
【純水設備www.xqccs.com】當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改革邁出了實質性步伐。由于以往環境責任不明確,監管難度較大,企業往往把環境治理責任推到“籬笆外”,給環境造成沉重的負擔。然而,隨著一系列高層設計和環境執法的實施純水設備,環境污染控制正從被動轉向主動。
2018年無疑將是環境保護更加艱難的一年。自1月1日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正式進入全國試點新階段。
生態環境的破壞通常是長期的、潛在的,特別是容易污染和難以修復。一直以來,在水、國有城市土地損害森林、草原等自然資源、現有制度中缺乏具體的規定,如索賠主體等,使“污染防治難、損害賠償難”的問題頻頻發生。雖然一些法律規定“誰污染誰負責”,但由于缺乏明確的標準和相應的制度保障,在實踐中很難實施。
在此背景下,鑒于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存在的諸多問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建設要求越來越高,進展也越來越快。據公開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包括吉林在內的7個省、市已經開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兩年多來,試點面積近4億元,在補償權利人、協商訴訟、評估評估、維修監督、純水設備資金管理等領域取得初步成效。
2017年底,正式發布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到2020年,初步建立責任明確、渠道暢通、技術規范有力、保障有力、賠償充足、維修有效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進一步明確了權利人的賠償范圍,實驗室純水設備使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更加有效。這一計劃的出臺,為改變企業污染、公害、政府支付長期困擾環境治理的賬單等問題的改革打開了大門。
6月25日,國務院關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見》發表后,確定了發揮對污染治理的意見,并提出了生態補償制度。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對生態環境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同時,提出了兩級政府的管轄權,即省級政府主要負責不同城市的生態環境破壞案件,其他案件由省級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換句話說,補償權利人的范圍將從省級政府擴大到市級政府。
兩級政府將各省市作為各自管轄范圍內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賦予人民的權力和責任,并由環境保護部門增加有效手段:為違法企業提供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為了節約資源,除環境民事訴訟外,按照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程序還可以進行“協商”,即債權人和債務人的賠償可以修復啟動時間、持續時間等,這無疑將給我國的環境保護帶來深遠的變化。
但這項制度改革最本質的目的不是懲罰純水設備,而是恢復受損的生態環境。污染、破壞的程度越高,有關企業等付出的成本也會越高。在眾多業界人士看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旨在通過更嚴格的法律,更嚴厲的追責,讓污染者承擔比之前更重的法律成本,形成倒逼機制,讓污染者認識到生態環境不是可以任由污染、毀壞的“公地”。
隨著多地紛紛出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辦法,我國環境治理將步入一個新的階段。下一步,環保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分“啟動、組織實施、深入落實”三階段推動各地制定實施方案。但就目前來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并沒有統一規定,對賠償資金的使用和環境修復費用的支付產生一定的阻礙。因而在污染企業面臨較大經濟壓力情況下,有必要借助環境責任保險和環境共同基金等機制,在追責與企業發展間實現平衡。
更多環保及純水處理設備資訊請關注皙全蘇州純水設備網。
- 上一篇:環保工程企業優勢已不再 環保運營類崛起正當時 2018/6/30
- 下一篇:純水設備帶給你制藥行業全過程水污染控制技術 2018/6/30